全国咨询热线
首页 > 产品中心 > 肉食
研究之后发现草鱼可能起源于我国西部 分布曾十分广泛

来源:星空体育app下载入口    发布时间:2024-07-31 09:34:46

  

研究发现草鱼可能起源于我国西部 分布曾十分广泛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记者金地、张泉)记者1日从中科院获悉,通过对约3000余枚草鱼和类草鱼咽齿化石的研究,科研人员发现草鱼可能是起源于渐新世早期我国西部的一种肉食性鱼类,分布范围曾比现在广泛。相关成果已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上。

  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大江大河中,包括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淮河和海河流域等。草鱼利用梳状咽齿取食水中的大型植物,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有梳状咽齿的鲤科鱼类,磨损脱落后被地层掩埋的咽齿也是科学家研究草鱼演化的珍贵材料。

  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苏瑞凤介绍,本次研究对我国22个化石地点出土的草鱼和类草鱼咽齿化石做多元化的分析发现,齿冠前后都有脊和沟的梳状咽齿在距今约3300万年的渐新世早期已然浮现。“根据内蒙古出土的咽齿化石,我们新建立了一个绝灭属种三盛公德造鱼,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类草鱼,可能是草鱼的肉食性祖先。”

  研究推测,草鱼是起源于渐新世早期我国西部的一种肉食性鱼类,那里当时为温带草原环境,与现今草鱼的栖息环境不同。在约3300万年至900万年前,草鱼向东扩散迁徙,分布范围遍及我国西部、东部和北部。在距今500万年至250万年左右,伴随青藏高原隆升的增强,东亚地区向东流入太平洋的大江大河形成,同时受亚洲夏季风增强影响,草鱼逐渐演变为现生种并形成现在的分布范围和繁殖习性。

  本次研究还解答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我国黑龙江和黄河水系都有草鱼分布,为何两大河流中间的辽河水系却没有草鱼记录?研究人员推测,辽河很可能也曾有草鱼分布,当时嫩江还是辽河的上游。但第四纪以来,随着古嫩—辽流域的上游被黑龙江的大支流松花江袭夺,包括草鱼在内的许多鱼类被带到北部的黑龙江,辽河的水量及长度不再能够很好的满足草鱼的生存和繁殖。

  研究由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广西自然博物馆共同完成。

  学会大咖谈|中国力学学会冯西桥:发挥学会优势,让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学会大咖谈|中国水产学会赵文武:着力打造五大特色平台,以学会优势推动水产科技创新

  在科研的广阔天地中,每一位研究者都渴望最先触摸到知识前沿,做揭示未知奥秘的先行者。然而,传统的学术出版流程往往烦琐漫长,导致最新研究成果难以及时分享。而预印本平台作为一个便捷的学术交流空间,以开放、共享、快捷的特征,塑造了数字时代学术交流与传播新方式,有利于加快知识传播、扩大学术影响,日益成为科研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具备极其重大作用。

  所谓“预印本”(Preprint),是指科研成果未经同行评议、尚未在正式出版物上公开发表之前,作者出于交流和证明优先权等目的,自愿先在学术会议上或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的科研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章。与传统学术论文发表需要同行评议且发表周期很长不同,作为一种新型的学术交流模式,预印本具有发表快速、能带来合作新机遇、有助于提升学术影响力、可在与他人的互动分享中改进稿件等优点,因而受到慢慢的变多科研工作者的欢迎。而由于预印本具有迅速传播和共享功能,有利于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预印本平台建设也得到各级政府组织的重视和支持。

  第一届陈景润奖29日在京揭晓,山东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教授黄炳荣的“L-函数的矩及其在Rankin-Selberg问题和算术量子混沌中的应用”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聂思安的“仿射Deligne-Lusztig簇的不可约分支”两项成果入选。

  从生态环境部29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生态环境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3400余个,达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80%以上;全国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5%以上,农村污水横流状况大幅度减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成效明显。

  6月份,青海电网单月发电量为104.97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单月发电量为100.58亿千瓦时,两项指标历史首次双双突破100亿千瓦时大关。其中,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为95.82%,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国家卫健委29日发布2023年度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2023年度参评医院共2062家,县域覆盖率达98.6%。

  民营经济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百姓民生,是推动我们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湿地、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的特点,是很重要的生态环境资源。然而,湿地ECO十分脆弱,一旦受到伤害和破坏,恢复工作可能复杂困难且十分漫长。

  2024年英国范堡罗国际航空展26日闭幕。从这届航展能够正常的看到全球航空业的最新趋势:绿色航空技术正引领行业方向,低空经济已加速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始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美国南加州大学科学家利用“基因魔剪”——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将人体免疫细胞B细胞变成体内的微型监测机器和“抗体工厂”,生产专用抗体来摧毁癌细胞或艾滋病病毒。

  来自瑞士和美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监测了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对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他们都以为,人为造成的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正在不断扰乱地球的自转,导致每日时长(即日长)变长。

  能不能采取智能化的办法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开始了小麦赤霉病的监测预警研究,先后建立了小麦赤霉病机理模型和多个经验模型。

  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25日在四川省广元市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我国将每10年组织并且开展一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适时开展补充调查,掌握资源底数和管理状况,对古树名木建档立卡。

  国家航天局25日在京举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大气环境监视测定卫星、陆地ECO碳监测卫星的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仪式。这两颗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对大气环境与陆地ECO开展监测,为建设美丽中国,有力应对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在很多人看来,塑料是不能导电的。但实际上很多塑料也能导电,这种塑料被称为导电聚合物。科学家们发现,让这种导电聚合物薄膜出现温差,它就可以发电,这就是聚合物热电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科研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极目空间望远镜和国际上的费米卫星伽马射线监测器的观测数据,在伽马暴中发现能量高达37兆电子伏的伽马射线谱线,且谱线的能量和光度均以幂律形式演化,这是迄今观测到的宇宙天体产生的能量最高、证据最确凿的谱线,为破解伽马暴及相对论性喷流产生之谜提供了全新的重要线

  资料显示,龙卷风属于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极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空气对流运动造成的强烈、小范围空气涡旋。当龙卷风袭来,如果身处户外,要观察龙卷风动态,及时避开其行进路径;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高围墙等,以免被砸、被压。

  如今,科技慢慢的变成了体育竞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提升了运动员的表现,丰富了观众的观赛体验,还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上一篇: 【48812】海滨玩耍发现长相极为独特动物 专家:凶狠肉食性鱼类

下一篇: 【48812】名厨照料年夜饭——八宝狮子头白叟孩子都爱的满足感